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

《我的團長我的團》每一個少年都會死去─張立憲






喜歡張立憲。

在《我的團長我的團》裏,張立憲隨意地立在禪達的街頭,斜帶軟邊帽,挺拔修身的戎裝,黑白分明的眼睛挑戰般地直視前方,帥、瀟灑、陽光,神采奕奕、意氣風發、青春迫人。

一掃團劇裏灰黃襤褸頹唐的氣象。 

張立憲,虞嘯卿的嫡系,十六歲棄學從軍,跟隨虞嘯卿東征西戰,赴英美進修歷練,官至虞師特務營的營長,是精銳中的精銳,號稱是虞嘯卿麾下最能打的人。

他是虞嘯卿的一把尖刀,忠貞剛勇,赤心熱膽。


怎樣的崇拜,能讓他追隨虞嘯卿的時候眼睛裏只有他的師座,要替師座橫掃一切垃圾;

怎樣的親密,能讓他在虞嘯卿自殺時,情急之下居然張口咬人,至情至性;

怎樣的驕傲,讓他在沙盤演練時候挺身而出,以橫掃一切的強悍激烈,喝退佔據優勢的假想敵。

他是虞嘯卿眼中的兄弟。

虞嘯卿寵愛縱容他們,精心武裝打磨他們,克敵制勝也重重地依託他們。

也只有在他們跟前,虞嘯卿能夠偶爾盡情嬉鬧,流露一點軍刀之外的表情。

軍紀嚴明、雷厲風行,張立憲出場就襯托得炮灰、潰兵們灰頭土臉,他眼裏容不得沙子,更加看不得收容站裏炮灰們的邋遢頹廢。

但是對於死啦死啦,張立憲糾結了他羡慕死啦死啦南天門守衛戰的英勇,卻瞧不起戰後死啦死啦表現的猥瑣阿諛。

在審批席上,張立憲嫺熟地做著記錄,卻被死啦死啦絮絮叨叨的表達,困惑、震驚、動容。

那雙年輕清亮的雙眼,被死啦死啦鬧劇般的表演弄得眼花繚亂,年輕人單純的信念和思緒,不由自主被打動迷惑了。

可是虞師,師座的尊嚴不容忽視!

沙盤演練,虞嘯卿心血之戰被死啦死啦無厘頭地打敗,虞嘯卿氣得吐血自殺!

張立憲憤怒了,他領了人,當街挑釁,當眾械鬥。

不,他只是炫武,並沒有仗勢。

他太年輕,如果,他再厚黑一點,如果,他再老辣一點,嫡系的特務營營長,向不受待見的炮灰團挑戰,只要背後幾個黑手,就能夠讓炮灰團漏船載酒、戰戰兢兢。

結果,張立憲只收穫了陳小醉迎襠一腳,也遭遇到他生命裏突然綻放的愛情。

神氣俊朗的少年,縱然是多麼英勇得意,在初戀面前,一樣羞澀難當、手足無措。

他在巷口徘徊躑躅,存著滿心的話,不敢敲開緊閉的門扉。

他蹲在小醉面前,瑣瑣碎碎地用四川話編制著男耕女織的美麗夢想,卻笨拙地不知道如何喚起女孩子的回應

他捧著積攢給愛人的珠翠首飾,想給心愛的人一個交待,卻被一個孟瘸子打翻在地。

來不及幸福,來不及成長,來不及追求,他,還有惡戰當頭! 

義無反顧加入到南天門絕戶戰的突擊隊伍中間,張立憲以特務營營長的精銳身份,背負虞嘯卿的期待,背著他們最精密強悍的武器,和一大群炮灰們一起在縱橫的地道中摸爬滾打,做了死啦死啦麾下火力最強大的尖兵。

一起經歷的三十八天,炮灰紛飛、忍饑挨餓,每一天都考驗著他的戰鬥力,還有,煎熬他的忠誠和信念。

他瞧不起的炮灰們,以血肉之軀、無懼無畏地抗拒日軍,爭取著每一絲勝利的希望。

他審判過的死啦死啦團長,舉目無援的絕地之下,不屈不撓、嬉笑怒駡地堅守陣地。

而他崇拜信任的虞嘯卿,卻遲遲不能現身反擊,平白葬送了苦心籌畫的戰機。

絕望、消耗、犧牲、孤獨、痛苦。

張立憲用了他所有的勇氣去戰鬥。也被無數問責的眼睛拷問心靈。

小說中,張立憲堅持到了南天門戰役的勝利。他沒有回到虞嘯卿身邊,而是堅持留在炮灰團表達他對生死兄弟的忠誠。

在死啦死啦拒絕剿共被殺的前夕,張立憲和孟煩了挾持虞嘯卿試圖搭救,死啦死啦拒絕後從容自盡,張立憲心灰意冷帶著陳小醉回家。

六十年後,領著虞嘯卿探訪死啦死啦的墓地。

這才是張立憲完整的故事。

他年輕過、戰鬥過,抗爭過,卻被曾經的忠誠出賣,看到曾經的偶像赫然傾倒,捨不下曾經親密的兄弟犧牲,他放下一切,回到故鄉,變得蒼老。

忠誠,是為誰?是對誰?——拷問了張立憲一生。

英俊少年早已不見,只有一個痛苦糾結了一生的老人。

團劇裏,張立憲的生命在南天門決戰嘎然而止。中毒氣彈被毀容後自殺。

他年輕的的生命定格在最激烈的戰場上,和許多士兵們一起,再沒有了精銳與炮灰的區別。

精銳的武器背後,一樣靠的是人的血肉之軀,一樣拼的是決絕的戰鬥意志。

康師傅是愛重張立憲的。他必須要給張立憲一個交待。

私下認為,這是康師傅一個決絕的手勢——張立憲死了。

團劇的悲情已經足夠,不再涉及更沉重的黨同伐異之爭。團劇再沒有演化下去的可能。

永不再續。 

可是,從另一個真實的角度看,張立憲的犧牲具有更加嚴酷的意味。

的確,張立憲是精銳,是嫡系,是風華正茂的軍官,是國軍的中流砥柱。

可是,就在這個遠征戰場,就在這次戰日戰爭,有多少將士前仆後繼、英勇捐軀!

漫長的緬甸遠征,打通了中國與外界的唯一物資通道,阻止了日軍在亞歐戰場的戰略性合圍,從而最終拖住日軍兵力、贏得二戰的勝利。

我們付出的是二十萬遠征將士,十萬之眾的傷亡,將官、校官死傷無計!

抗日戰爭鏖戰八年,國軍作為正面迎擊日軍的主力,軍備落後、國力薄弱的中國,以血肉之軀去消耗日軍的彈藥,以空間換取時間,以焦土戰略來一步步轉化戰機!

犧牲,正面犧牲,無畏的犧牲,我們付出了多少年輕的生命!

精銳,就意味著克敵制勝的最後期望,就意味著要面臨最嚴酷的廝殺搏擊!

嫡系,有時候就是最重的託付,責無旁貸地、沒有選擇的犧牲拼命。

在抗日戰場,我們曾經目睹整個團盡墨,整個師的被絞殺,作為軍人,他們無法後退,因為背後,就是家、國、手無寸鐵的百姓。

年輕的將士,熱烈而英勇,正如那首歌:男兒應是重危行,豈讓儒冠誤此生?

熱烈,因為愛,愛生命、愛國家;英勇,因為無私無畏,因為忠誠。

他們年輕的生命,永遠留在那片慘烈的戰場,他們的事蹟也許會被淡忘,他們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值得愛、值得期待的國家,我們的國家。

張立憲,不看他的軍裝,他和那個理想主義的小書蟲子,何其相像?

還有投筆從戎的少年孟煩了、林譯、何書光、余治,還有很多很多年輕人。

他們熱情、朝氣、活力四射,不容忍任何失敗、黑暗、錯誤,他們勇敢地試圖改變世界,尋找自己想要的光明。

他們尋找答案、追逐理想,他們抗擊命運、付出勇氣、意志,甚至生命!

正是這些努力,這些英勇的付出,讓我們在絕地裏,沒有放棄掙扎,最終,熬到了勝利。

正是這些努力,讓我們看到光明,被激發出鬥志,前仆後繼、形成不屈不撓的民族合力。

這就是孟煩了脫口背出的《少年中國》。

這就是小書蟲子孜孜以求的民族希望。 

死啦死啦說:年輕的,一定會戰勝年老的,只要他是真正年輕。 

是的,每一個少年都會死去。
有的,死於犧牲,有的,死於絕望,有的,放棄了理想和期望,有的,只是衰老消亡。

可是,那少年曾經勃勃的生命力,耀眼明亮,正如生命的曙光。

也許,我們可以期待,在血與火的磨礪之後,會有浴火重生的男子漢,我們的脊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